Please wait a minute...
伤害医学(电子版)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入网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25, Vol. 14 Issue (2): 1-7   https://doi.org/10.3868 / j.issn.2095-1566.2025.02.001
  论著 本期目录
中学生童年虐待经历与网络欺凌的关联:同伴关系的中介作用
李秀娟1,谢琳琳1,林柔媚1,李丽萍1,2*
1.汕头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汕头 515041 2.汕头大学医学院伤害预防研究中心,汕头 515041
 全文: PDF(5570 KB)  
摘要:目的探讨中学生童年虐待经历与网络欺凌的关系及同伴关系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为预防网络欺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4年 3—4月,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采用网络欺凌受害、网络欺凌施害及童年创伤经历量表对广东省汕头市 8所中学的 2 119名 12~18岁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χ2检验和t检验进行差异性分析;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中学生童年虐待经历、网络欺凌、同伴关系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Bootstrap检验同伴关系的中介效应。结果 与无童年虐待经历的中学生相比,有童年虐待经历的中学生网络欺凌受害与施害的报告率显著更高(χ2值分别为 71.15和 44.03,P值均 < 0.001);男生网络欺凌施害的报告率显著高于女生(χ2 = 10.39,P < 0.001)。t检验结果显示,高中生在网络欺凌施害、同伴关系及童年虐待经历的得分上均高于初中生 (t值分别为-2.998、-6.100和-3.893,P值均 < 0.01)。相关分析显示,童年虐待经历与网络欺凌受害及施害之间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 0.249和 0.170,P值均 < 0.01)。同伴关系在童年虐待经历与网络欺凌受害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 21.64%),但在童年虐待经历和网络欺凌施害间无中介效应。结论 童年虐待经历对中学生网络欺凌有显著的影响,其中改善同伴关系可以减少童年虐待经历的负面影响,从而降低网络欺凌受害的风险。
关键词 中学生虐待网络欺凌同伴关系中介作用    
出版日期: 2025-06-25
 引用本文:   
李秀娟1,谢琳琳1,林柔媚1,李丽萍1,2*. 中学生童年虐待经历与网络欺凌的关联:同伴关系的中介作用[J].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25, 14(2): 1-7.
 链接本文:  
https://academic.hep.com.cn/im/CN/Y2025/V14/I2/1
[1] 谢琳琳1,文盼1,2,林柔媚1,李丽萍1,2. 儿童虐待经历与校园欺凌受害关系的Meta分析[J]. Injury Medicine(Electronic Edition), 2024, 13(4): 54-62.
[2] 谢煜相,段文静,羊 姝,胡达振,王 璐,黄 鹏. 社会支持与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关系中的链式中介作用[J]. Injury Medicine(Electronic Edition), 2024, 13(2): 35-42.
[3] 胡幸钰,李艳玉,刘金红,张金苹,习文静,黄鹏. 初中生与高中生的心理韧性差异及其与非自杀性自伤的关系[J]. Injury Medicine(Electronic Edition), 2024, 13(1): 44-50.
[4] 张佳,胡晓斌. 精神暴力的研究进展[J]. Injury Medicine(Electronic Edition), 2023, 12(1): 53-61.
[5] 石宏,吕孟珂,张艺琳,吕军城. 山东省中学生骑自行车行为及安全意识调查[J]. Injury Medicine(Electronic Edition), 2022, 11(4): 32-38.
[6] 佘宇航,李丽萍. 汕头市中学生网络成瘾与校园暴力的相关性分析[J]. Injury Medicine(Electronic Edition), 2022, 11(2): 41-46.
[7] 刘智洁,周凡,郑紫薇,李嘉怡,熊雅妮,黄鹏. 2 040名中学生校园被欺凌行为与非自杀性自伤的关系: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J]. Injury Medicine(Electronic Edition), 2022, 11(2): 47-52.
[8] 陈素芬,张亚倩,单玲玲,张岩,陶雨春,王佳,张慧颖. 哈尔滨市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现状及其与童年期虐待经历的关联性分析[J]. Injury Medicine(Electronic Edition), 2022, 11(1): 20-25.
[9] 郑紫薇,周凡,刘智洁,李嘉怡,熊雅妮,黄鹏. 2 040名中学生人格特质、社会排斥与非自杀性自伤的关联[J]. Injury Medicine(Electronic Edition), 2021, 10(4): 25-31.
[10] 罗显梅,方泽漫,林凌云,黄庆军,张瀚迪. 抑郁症患者童年创伤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J]. Injury Medicine(Electronic Edition), 2021, 10(3): 20-26.
[11] 郑凯泽,王恩琪,杨舒文,黄泽鹏,李丽萍.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汕头市中学生受欺凌行为及其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 Injury Medicine(Electronic Edition), 2021, 10(1): 3-9.
[12] 佟林翰,钟伟强,祝慧萍. 儿童虐待性颅脑外伤研究进展[J]. Injury Medicine(Electronic Edition), 2021, 10(1): 42-47.
[13] 周凡,敖成,胡旺,龙纤纤,胡达振,黄鹏. 中学生被欺凌与求助行为的关系研究[J]. Injury Medicine(Electronic Edition), 2020, 9(3): 43-48.
[14] 高蕴仪,张亚倩,陈素芬,刘诺兰,刘婷,何琪翘,杨晖,张岩,单玲玲,陶雨春,张慧颖. 六年级学生童年期遭受虐待经历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状况的关联性研究[J]. Injury Medicine(Electronic Edition), 2020, 9(1): 16-21.
[15] 彭哲宽, 丁潮雄, 陈晓军, 李丽萍. 我国中学生校园欺凌的流行特征与预防研究进展[J]. Injury Medicine(Electronic Edition), 2019, 8(3): 41-47.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